支部党建

支部党建

以学铸魂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新成效 凝心聚力谱写人才培养新篇章 ——本科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系列报道(一)

添加时间:2023-05-12 点击次数:

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在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中,四川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责任的教育创新、有研究的管理服务、有引领的典型示范,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中,涌现出了一批有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特推出本科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系列报道,旨在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汇聚磅礴奋进力量鼓励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榜样力量】化学学院获评2022年“四川大学本科教学先进单位”

作为国家布局西部的重要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化学学院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全体教师不忘初心、潜心教学、匠心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创业教育引领贯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课程,多措并举落实落细“三全育人”,显著提升了化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国家一流专业全覆盖。

1.立德重教,形成“教科同一”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全面实施高水平人才主讲本科课程制度,形成了教学/科研一体化课程团队。“当chatgpt大火“出圈”时,我深刻意识到母校教科融合的课堂对我的职业发展影响深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余达刚教授在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中说到。

教育家傅斯年曾说“不能研究的教授很难是好教授,不能“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教书匠,很难启发学生的”。在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做研究的老师,很难打造出“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从而不能启迪学生创造性、好奇心及兴趣,更难以培养出具备应对全球胜任力和未来不确定性挑战的高质量人才。高水平人才投入本科教学是打造高水平课堂和课程的重要保障,冯小明院士、王玉忠院士及学院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高水平人才坚守本科教育一线,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为本科生讲好新生第一课。此外,冯院士主讲《有机立体化学》,将“冯催化剂”等研究成果引入本科课堂教学,实现了卓越教学学术与学科专业学术融生共促,获全国杰出教学奖和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王院士主讲本科生课程《高分子科学导论》,以身立教育新人,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课程,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及首届四川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学院在本科教学中从知识体系上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国家教学名师胡常伟教授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在国内外率先构建了从化学学科角度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绿色化学》课程体系,编写了教材,从1998年开始向本科生授课,并将课程建成了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首批国际平台全英文MOOC。在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引领下,一直以来学院全体高水平人才及教授100%投入本科教学一线,形成了“国家级人才、科研成果、前沿动态、科技热点、顶尖在线教育”的“五进课堂”举措,鼓励老师将科学研究经历和成果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拓展以化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知识维度,凸显课程教学的前沿性、时代性和高阶性,实现科研教学资源互通,教研相长,推进教学、科研团队融合同一。目前学院已实现化学基础课一流课程全覆盖,其中包括国家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首批国际平台课1门。

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激励青年人才向教、爱教、善教。“每当想起我们给陈翌清、马赞祥、兰仲薇、黄枢等先生作助教的时光,都让我倍感温馨和感激,对我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帮助极大”,已荣休的原化学学院党委书记肖友发教授感慨自己《有机化学》课助教经历。现任《有机化学》课程团队负责人、姜维平优秀教学奖获得者张骥教授曾是肖友发教授的助教,最近4年他先后担任了张琦教授、朱建波教授、李晓伟教授等国家青年人才的本科教学导师,其中多人已成为本科教学新生力量,获得了校课堂质量优秀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一代又一代《有机化学》主讲教师传承,凝聚成了享誉西南的教材,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

由于各种原因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一度中断,基于助教制度对于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巨大,学院于五年前重新恢复助教制度,为新进青年人才配备高水平教学导师,并强制规定新进教师,不论人才称号,无教学经验者须经严格的助教考核后,方能站上讲台独立授课。既确保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又帮助了青年人才尽快转变身份,胜任本科教学工作和适应科研工作双重挑战。学院建立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多元教学监督体系,形成教学督导听课、领导干部听课、课程团队论课、学生评教全覆盖。为鼓励教师向教、爱教,学院制定了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年终绩效分配管理办法。学院在学校“卓越教学奖”、“立德树人奖”、“德渥群芳”的基础上,筹措校友资金设立“顺通奖教金”(10万元/人)、“桃李芳华奖”等,选树优秀教师典型,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文艺作品创作等手段,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2.党建引领,打造全员参与的浸润式思政育人生态

打破支部建制形式,创建高水平人才浸润式思政育人新机制。学院打破以往以年级或班级设立党支部的传统,率先在科研团队或学科方向上建立由本科生-研究生-专业教师组成的师生混合党支部,推行国家级人才任支部书记、院士党员讲党课等举措,充分发挥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万人领军等人才党员的“领头雁”示范作用,将思政与学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浸润式成长,增强学生立足专业和服务国家需求的意识。其中,环保高分子师生混合党支部获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来自该支部的郭帅棋同学说:“从王玉忠院士身上看到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坚定了我科技报国初心”。

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院士领衔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完善思想铸魂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以院士等杰出人才、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打造专兼结合的思政教师队伍,将家国情怀和科研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建立由推动思政教育全方位渗透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日常生活等育人全过程。邀请杰出校友中物院蒙大桥院士等开设“321学术大讲堂”,激励青年学生弘扬“两弹一星”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为人先的科学创新精神。强化“课赛践研一体化”的双创教育和思政课程金课建设,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学院现已实现校级以上课程思政榜样课全覆盖,其中《分析化学》入选四川省课程思政榜样课程。

青年人才组织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将红色基因贯通思政教育全过程。 “四青”人才带队,依托大渡河/彝海/红原草地等红色基地、甘洛/岳池精准扶贫点、绵阳科技城、梓潼两弹城、地震遗址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震撼学生灵魂,升华价值观,培养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统一,提升学生矢志报国政治站位。“作为成都人亲身感受了08年大地震,也从报刊上看到许多抗震英雄的感人事迹,但当我踏进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听了讲解员的讲解,依然深受震撼、洗涤心灵,更增强了我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2018级化学拔尖班班长、现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青雯玥同学说到。


3.科创挖潜,创建高水平的第二课堂双创教育

强化因材施教,开创高师生比的科创实践导师制度。学院于2000年率先在全校创立了高年级本科生提前进入教授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其中数十名学生成长为杰青、“四青”人才。最近五年,在游劲松院长精心组织下,充分发挥学院国家级人才数量优势,对化学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强基计划全体学生开展三个“全覆盖”(院士、国家教学名师、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对1”导师制全覆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核心工作团队国家级人才全覆盖、高水平人才课题组科研轮训全覆盖),每周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学术思想碰撞会,启蒙学生的科创理想和兴趣,实现高师生比的个性化高质量培养。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产学研协同实践育人模式。向学生全面开放科研资源,以国家科技发展“四个面向”为导向,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重点项目、上市公司实习基地,将“教室”建到实验室和企业,促进学生理解“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卡脖子技术”,加强化学服务国家、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近年来,培养学生中已有多位90后青年人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激发科创兴趣,以学术成果赋能第二课堂。依托高水平人才课题组建设高水平学术社团,如冯院士团队“手性与生活协会”、王院士团队“火安全材料化学协会”/“环境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协会”、余达刚教授团队“二氧化碳利用与碳中和社团”,定期组织课题组及跨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博士、硕士、本科生开展学术沙龙,启迪学生思维,实现不同层次、跨学科、跨专业浸润式培养。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重要双创赛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升学生的基础和应用科研能力。其中,获互联网+国赛金奖2项/银奖2项、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连续3届获特等奖。


蓝图已绘就,号角声嘹亮,站在高等教育的新起点上,全校师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交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