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集体新闻稿——“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添加时间:2023-09-06 点击次数: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7月,学院目前只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个本科专业。本专业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2019年入选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按照“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力创一流”办学理念,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努力发展成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基地和新时代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一流的人才。

    本专业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经过系统规划和精心组织,面向新工科、面向材料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进行全面升级,从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课程体系、注重教研相长、加强产教融合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出发,探索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 新工科建设高分子方案

    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政引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本专业立足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全面提升培养能力为重点,注重育人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造一流人才方阵。

    文化育人: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江姐纪念馆”、“毛主席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设“高分子学科故事”“徐僖院士事迹” 等主题的系列讲座,引导学生学习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


    2 参观“毛主席故居”和“江姐纪念馆”

    “课程思政”育人:建设富有川大高分子特色的“课程思政榜样课程”群,将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团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思政元素“基因式”地融入到“知识教育-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块中,构建双轮驱动全链条育人新模式。


                                       3 “双轮驱动” 的全链条健全育人模式


    2.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双课堂融通”的教学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结合现实需求,遵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理论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环节的课程进行优化升级,完善课程内涵建设,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系统认识水平


    4 课程体系框架

     “双课堂融通”的教学体系:通过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通的教学体系,树立“双课堂”相结合的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将育人贯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


    5 双课堂融通的教学体系

    3.注重教研相长,因材施教

    教研相长:依托一流学科优势,以卓越学术引领一流的教学,构建了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的新途径。注重学术成果引入课堂,同时全面升级教研一体化和双创实践平台建设。依托本学科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积极共建校企联合应用实验室,升级教研一体化和双创实践平台建设。

    6 教研相长


     

     因材施教:通过开展“一条龙、全过程”导师制,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先进高分子材料工程创新班”、“本硕博贯通式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荣誉学士学位计划”等分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全方式”育人,更好地发挥学科学术优势和师资优势,促进教研融合,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


    7“一条龙、全过程”导师制



    4.加强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建立高水平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共建有27个稳定的国内高水平实习基地(国家级3个,校级8个,院级16个)。另建有2个海外实习实训基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法国波城大学)。

    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与行业领先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平台、现代产业学院和联合实验室等,合力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获批四川省先进建筑材料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平台(合作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和梅特勒-托利多公司共建实验室。

    企业导师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邀请企业导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工程实践讲座和参与培养方案修订等形式让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完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每年选派数名青年教师到本领域高水平企业由企业导师指导工程实践培训,全面提高 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

    加强科研合作:学院为老师从联系企业、对接交流、谈判、合同签署等过程进行全链条服务,促成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和研究平台共建。主动与深创投、深高新投、川发展等投资多次对接,推动产业化项目,力争达成资本与技术的融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学院立项横向项目86项,立项金额5733万。

    5.加强国际合作,培育全球胜任力人才

    “双线融合”培养模式:基于“新工科”对人才知识结构的“专业技术”和“复合型知识”背景的要求,立足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在国内段的教学过程中,按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为主线,以交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为辅线的“双线融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新工科”人才。

    多元化、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与国内外学术大咖面对面聘请知名教授主讲特色课程,如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吴奇院士等为本科生讲授”本研”贯通的 “高分子物理”课程。组织开展长江讲座、杰青论坛、青千学术沙龙、外籍专家讲学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与学术大咖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开设国际课程周,每年组织开展国际课程周,邀请学科领域知名外教(南洋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开设线上线下全英文专业课程。邀请国外高校本科生参加国际交流营项目,为本科生提供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交流营吸引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法国波城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外籍学生来我院联合培养。组织“大川视界”项目,我院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联系,设立“大川视界”项目,并每年投入经费资助参加项目的学生。合作高校包括: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波城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等。拓宽联合培养项目和组织国际学术会议,我院积极拓展海外名校联合培养项目,全力提升出国率。目前学院联合培养项目:英国拉夫堡大学“3+2”项目、英国伦敦大学 3+2”项目、美国阿克隆大学 3+2”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4+1”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4+1”项目、阿联酋哈利法大学“4+2”项目。设置学术交流活动专项资助基金,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

    二、改革成效

    1.教学成果丰硕

    教学成果承担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50余项,包括: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0项,校级教改项目45项;新增省级及以上优质教材3部,规划教材5项,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国家级二等奖,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材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教材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12项重要教学奖励,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排名第8),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2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项,四川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人;新增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10门次,国家级线下课程包括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省级线下课程包括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省级线上课程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物理。


     8 部分获奖证书


    2.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增强。在学科竞赛方面:学生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0余项/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2项、银奖2项,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特等奖5项,全国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专利方面: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平均50余篇/年,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平均10余篇/年。科研训练方面: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覆盖率100%,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0余项/年。近五年深造率稳步提升,2022届毕业生292人,深造率70.55%;国内深造174人,国内深造率59.59%;海外深造32人,海外深造率10.96%

    3.引领示范作用

    本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在国内同行与兄弟院校中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多次受邀在全国学术会议和教学改革交流会上分享经验。我院担任2021-2025年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牵头组织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组织开展四川省材料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工作,充分发挥教指委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作用,全力推动我省材料类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担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材料/纺织服装学科组组长单位,并组织召开每年工作会议,交流示范中心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每年国内10余所兄弟院校前来学习交流本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9  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人才培养经验